您好,欢迎来到国评网,国内最权威专业性资讯平台! 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可燃冰开发利用领域获突破
作者: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758  时间:2014/1/20 17:56:00 

                                                                                              中国投资咨询网

  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1月14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工程在广州通过验收。验收组认为,本次钻探在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外业任务基础上,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平安证券认为,A股上市公司中,可重点关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钻井服务和随钻测井服务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关注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务和生产、储运环节的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惠博普、富瑞特装。

  至此,我国正式形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从调查评价到钻探阶段的方法技术体系,为大面积开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 基础。据悉,这套方法技术体系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由调查评价和勘查两部分组成。调查评价方法技术方面,形成了成熟的水合物调查技术,围绕水合物成 矿远景区,开展了与水合物赋存相关的地貌、沉积矿物、地球化学及地震调查,集成了一套成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组合调查技术,已成为服务海域天 然气水合物常规勘探的主打技术,得到高效、实质性推广应用;自主研发了水合物特效探测技术,围绕水合物有利成矿区带,自主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 等特效技术,钻探获得的水合物实物样品,充分证明我国研制的探测技术行之有效;发展了多项水合物检测技术,围绕水合物矿体目标优选,刻画水合物矿体空间形 态及内部结构,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地震与海底高频地震联合探测”等技术。

  勘查方法技术包括:钻探船动力定位和钻进升沉补偿技术,随钻测井技术,保压取心技术和现场检测技术。

  【可燃冰知识科普】

  可燃冰是环保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结晶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化学成分mCH4·nH2O,1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分解产生164立方米CH4气体和0.8立方米H2O,燃烧环保无残渣和废气。

  成藏条件:低温、高压、埋深浅。天然气水合物在低温(零度附近)、高压(30个大气压)和有机物沉淀丰富的地层中以白色固态结晶形态存在,广泛 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海洋和内陆湖深水环境,陆上埋深和海底埋深均在300-1500米范围以 内,海平面600-1100米范围内。

  储量分布:储量丰富,海上占比80%。世界可燃冰碳含量估计值是当前已探明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海底可燃 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墨西哥湾、西非、北冰洋、南海及我国西藏地区可燃冰储量丰富。中国可燃冰资源储量为800多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常 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倍。

  开采工艺:降压开采法最具应用前景。目前各国常见的开采技术包括降压开采法、注热开采法、置换法等,日本2013年采用降压法成功提取出甲烷, 开采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开采,是最有前景的一种技术。加拿大2001年通过注热开采法首次生产出燃气,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量超过产出的气体,置换法开 采速度慢;注入试剂法成本偏贵,这些方法的研究较少。

  勘探进度:对地质构造的负面影响约束可燃冰开发进程。全球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处于初级阶段,赋存条件、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的认识存在不足,美国、 加拿大、日本、中国处于可燃冰勘探开发的前沿,中国相继在南海、西藏、青海等地开展可燃冰勘探工作。可燃冰易探难采,开采面临环境污染、地层坍塌甚至诱发 地震和储运不便等问题,海上可燃冰开采至少要等到30年后,而陆上可燃冰开采也需等到10-15年以后。

  开采成本:尚不具备经济开发条件。据日本推算,采用减压法开发成本相当于日本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价格的2倍,随规模及技术进步成本有望下降70%以上。美国能源部资料显示,目前的可燃冰开采成本平均高达每立方米200美元,相当于每立方米天然气的成本在1美元以上,远高于页岩气。未来可燃冰开采成本的下降有赖于油藏特征的认识和工艺的成熟程度。

典型案例
超出诉讼请求的调解协议法…
[案情] 2001年10月,原告某镇文化广播站将改造花灯等工程承揽给被告李某。在承揽施工过程中,李…详细
杨海波等贩卖淫秽物品牟利…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杨海波,男,25岁,黑龙江省武常市武常镇人,农民。因涉嫌贩卖淫…详细
丰田诉吉利一审判决书
 原告(日本)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住所地日本国爱知县丰田市丰田町1番地。   法定代表人…详细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000号阳光世界大厦24C 电话:021-58361812 传真:021-58361812-830 E-mail:ca6com@163.com
copyright 2000-2013 in 国评网 技术支持:上海中迎网络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5387号